梅雨季节水产养殖管理要点及应对措施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6-02 返回列表
梅雨季节持续阴雨、低压闷热的气候特征,易引发水质恶化、病害高发及养殖动物应激反应。岛本酵素团队基于多年实践,系统梳理梅雨季节水产养殖的关注要点及科学应对措施。
一、梅雨季节对水产养殖的影响
1.水质恶化风险加剧
雨水冲刷导致水体pH值下降(酸化)、盐度波动、溶氧不足,氨氮或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积累。
光照不足抑制藻类光合作用,水体透明度降低,易出现“倒藻”现象,破坏水体自净能力。
2.病害爆发概率提升
水温、溶氧剧烈波动导致鱼虾免疫力下降,弧菌、气单胞菌等病原菌及锚头蚤等寄生虫加速繁殖。
典型病害:肠炎、烂鳃病、寄生虫感染等进入高发期。
3.养殖动物应激反应增强
环境突变引发鱼虾食量减少、水温、溶氧剧烈波动,导致鱼虾摄食减少、代谢紊乱,甚至出现浮头、死亡。
二、梅雨季节水产养殖管理要点
1.强化设施维护与防灾准备
塘埂加固:检查并修复低洼池塘塘埂,加固拦网设施,防止漫塘或逃鱼。
设备检修:提前排查增氧机、水泵、电力线路,应急照明设备。
水位管理:海淡水池塘提前降低水位,预留蓄洪空间;暴雨期间避免外源水入池,维持盐度稳定。
2.水质综合调控策略
增氧优先:增氧机全天候开启(尤其凌晨3-6点),搭配底部微孔增氧设备。
生物净水:定期使用泼洒岛本酵素菌剂(500ml/亩),分解池底有机物,抑制有害菌,维持藻菌平衡。
底质改良:配合使用岛本酵素改底颗粒(0.5kg/亩),保持底质良好,防止水质恶化。
防止酸化:连续降雨后,螃蟹或小龙虾池塘的水藻易出现腐烂现象,会造成水质酸化,可添加碱性产品泼洒,与岛本酵素菌剂间隔使用。
水质监测:定期检测pH、氨氮、亚硝酸盐,雨后及时补肥补藻,维持藻相平衡。
3.投喂管理
控量提质:减少投喂量至正常70%,选择高蛋白低脂肪饲料。
抗应激强化:饲料中添加岛本酵素原菌液(1‰-3‰),增强鱼虾抗病能力。
补钙固壳:梅雨季节,光照少,虾蟹对钙的吸收能力减弱,可使用岛本酵素钙,促进虾蟹对钙质的吸收。
4.病害防控
定期消毒:雨后用碘制剂(0.1-0.2ppm)或二氧化氯(0.3-0.5ppm)全池泼洒,杀灭病原体。
生物防控:配合岛本酵素菌剂(500ml/亩)调节肠道微生态,抑制病原菌定植。
三、梅雨季节管理核心原则
岛本酵素菌剂:提供水产生态养殖系统方案!
END
版权声明:本文系潍坊岛本微生物技术研究所原创文章,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须注明出处!